?資產負債率的計算公式(財務指標:資產負債率)
作者:公司注冊代辦 | 發布時間:2025-01-11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財務指標:資產負債率)
無論是注冊會計師還是中級職稱財務管理,還是注冊會計師考試,都包括財務指標和杜邦分析系統。財務指標的計算結果可以反映企業的償付能力、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這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財務指標采用財務報表數據計算。當財務報表數據質量差時,這些指標的計算結果會被扭曲,不能真正反映實際情況。即使財務報表的數據質量得到保證,涉及財務指標計算的數據也可能因會計準則的選擇等原因而產生偏差。因此,要想利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就必須找到分層拆解、剝離或還原虛假扭曲部分數據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結果。
在評估企業償債能力時,最常用的指標是資產負債率,這是一個計算公式簡單但實際上隱藏著各種陷阱的財務指標。
資產負債率是多少?
資產負債率,又稱債務經營比率,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是反映債權人貸款安全程度的指標,是衡量企業償付能力的指標。
其計算公式非常簡單,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X100%。從公式上看,這一指標反映了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借貸籌集的。因此,資產負債率是企業償債能力的反向指標。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就越差。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是<1,即總負債<如果總資產出現資產負債率,>1或=1的情況,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即出售所有資產不足以償還貸款。
根據資產負債表結構,總資產=總負債 在這種結構中,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財務指標:權益乘數和產權比例。
權益乘數=總資產/所有者權益,反映了所有者投資放大為資產的倍數。數值越小,所有者投入的資產比例越小,大部分資產仍通過債務籌集。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一方的權益,權益乘數反映股東一方的權益。兩者之間會有一種不同的關系,通過公式反映為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產權比率=總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映了債權人投資與股東投資的相對關系,反映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同時,通過這一指標,我們也可以看到債權人的投資受到股東資本的保護。產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與權益乘數的關系為:權益乘數=1 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X權益乘數=產權比率。
以上是財務管理教材中最基本的定義,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進一步拆除資產和負債。
拆除資產和負債
拆分總資產的重點是考慮資產質量,因為資產質量直接影響流動性。無論資產質量如何,資產虛高都會扭曲資產負債率的計算結果,影響對企業償債能力的評價。
應收賬款中無法收回的部分和存貨中積壓的部分,企業在計提壞賬和減值時會更加謹慎,因為計提壞賬和存貨跌價準備會直接降低利潤表的利潤。但在考慮資產流動性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計提壞賬和減值,避免高估資產。
同樣,未完成的在建項目和不具備生產能力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企業很少直接處理,以保持利潤。但這部分資產質量較差,缺乏流動性或只能收回少量資金,因此在計算時需要特別考慮。
長期期待攤銷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等流動資產,這部分實際上不具備流動性,需要從總資產中剔除。
長期股權投資需要區分是真實投資還是集團內企業的“撥款”。企業成立子公司時,將投資資金匯入子公司經營,本質上更類似于集團內的貸款或資金配置。真正的投資有流動性,如果只是“撥款”就沒有流動性。
商譽是收購其他公司產生的溢價。這部分的價值很難評估。它不能直接實現,存在巨大的減值風險。因此,這部分不應計入總資產。
根據上述邏輯,我們可以調整總資產。調整后,總資產=總資產-真實減值-非實現資產-商譽。這種拆解可以幫助我們恢復企業的真實資產,方便后續計算。
總負債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因此在資產負債率分子和分母同時減去流動負債時,可以得到長期資產負債率。長期資產負債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率=長期負債/( 所有者權益)X100%或=長期負債/調整后總資產X100%。這一指標的意義在于,在資產負債率的基礎上,消除流動負債等不穩定因素,只考慮長期資產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也可以將總負債分為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預付款是從客戶處收取的合同預付款,后續用產品或服務償還;應付款是采購后未支付給供應商的款項,具體支付時間按合同賬期規定。預付款和應付款實際上是客戶和供應商給予企業的無息貸款,因此可以分為無息負債。有息負債通常是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或企業借款的款項,貸款利息將按約定支付。與無息負債相比,有息負債需要額外支付利息,但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償還壓力。我們還可以計算有息資產負債率=有息負債/調整后總資產X100%。
在評估有息負債償還能力時,有兩個相關指標:利息保障倍數和現金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EBIT/利息支出,按公式理解為利息稅前利潤是利息支出的多少倍。利息保障倍數越大,企業償還的利息就越有保障。然而,許多企業可能存在利潤緊張但資金緊張的問題,仍然無法償還利息和貸款。此時,需要通過現金利息保障倍數進行評估。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利息支出,反映經營性現金余額是否足以保證利息支付。與利息保障倍數相比,它能更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償付能力。
資產負債率的公式可以通過資產和負債的分割和變化衍生出各種公式。需要根據需求和實際情況考慮使用哪種公式。
如何評價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水平?
上述資產負債率是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反向指標,那么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償債能力越好嗎?
除財務報表數據外,還包括一些表外因素來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例如,良好的聲譽會使供應商愿意提供更長的應付賬款期限,相當于增加無息債務額度;可用銀行信用額度,銀行根據企業經營情況給予一定的信用額度,只有企業實際借款,才會在財務報表中提取;企業有外部擔保,增加風險,影響償付能力;重大未決訴訟,企業可以承擔相應的賠償,也會對償債能力產生負面影響,這在財務報表中是無法體現的。
資產負債率也與企業所在行業有關。
對資產負債率的評價還需要結合負債結構。如果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水平較高,流動負債比例較大,企業整體資本回報周期較長,短期貸款還款壓力與資本回報的長期周期形成矛盾,帶來財務和經營風險。如果企業利息負債占比但利息保障不足,還款壓力也會影響對償付能力的評價。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對資產負債率的評價也會有所不同。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債權人希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保持低水平,即使企業破產清算,其債權也可以償還,債權人的增加將減少原債權人的償還,增加債權人的風險;股東希望企業能找到更多的發展資金,股東投資有限,如果企業找到其他外部資本渠道擴大業務,企業發展意味著企業價值和股東利益的增加;企業經營者希望資產負債率保持平衡,既能保證企業經營,又能控制相關風險。
因此,我們不能不考慮相關的背景因素和條件,只根據資產負債率武斷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