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人必看!電商稅稅怎么交?坑怎么躲?這篇給你講得明明白白
作者:代辦公司注冊營業執照 | 發布時間:2025-10-31這個月所有電商人最關心的,肯定是電商稅的問題。最近不少人被這事搞得心慌,不知道該怎么辦,今天我就從 4 個核心點跟大家聊透,全是干貨,建議先收藏。

1. 先搞懂:根本沒有 “特殊電商稅”
其實從來沒有專門的 “電商稅”,電商交的稅和實體店完全一樣。之前只是對電商管控沒那么嚴,很多中小商家不會主動報稅,才讓大家覺得 “電商不用交稅”。
這次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有個關鍵文件:平臺每個季度要向稅務局報送商家的銷售數據。比如 7-9 月的銷售記錄,10 月已經報上去了。數據透明后,大家就擔心稅務局會查,才開始慌。
國家這時候推動,一是為了財政平衡,二是現在市場通縮、價格戰太卷,想通過規范稅收,間接推動行業價格回歸合理,避免惡性競爭。

2. 重點:稅該怎么交?分 3 類說清楚
電商繳稅核心就兩個:增值稅和所得稅,不同規模交的不一樣,記好這 3 個階梯就行。
第一階梯:季度銷售額<30 萬(年<120 萬)
免增值稅,不用交一分錢。
第二階梯:季度銷售額<500 萬(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按 1% 交,比如賣 100 萬交 1 萬,有沒有發票不影響增值稅。
但所得稅是大頭,利潤<300 萬按 5% 交,利潤>300 萬按 25% 交。算利潤必須要發票,進貨、人工、房租的票都得有,沒票就沒法證明支出,稅會多交。
第三階梯:季度銷售額>500 萬(一般納稅人)
增值稅按 13% 交,但可以用進貨的進項稅抵扣。比如進貨 100 萬、賣 200 萬,只對中間 100 萬交 13%,也就是 13 萬。
所得稅和小規模一樣,按利潤比例交,同樣需要發票。
另外提一句,個體工商戶稅率是 5%-35%,雖然有減半優惠,但整體稅率反而比公司高。所以銷售額大的話,更建議注冊公司,而不是用個體戶。

3. 敏感問題:有人怎么 “規避”?風險要注意
首先說清楚,教大家逃稅等于教犯罪,我只說些常見操作和風險,大家自己判斷。
操作 1:拆分 / 變更主體
把業務拆成多個小號,讓每個主體的銷售額都控制在 500 萬以下,享受小規模優惠。但這種方式容易被查,一旦被認定為 “故意拆分”,后果很重。
操作 2:入駐園區享受核定征收
有些園區說能給 “大額個體戶核定”,稅點只要 2% 左右,還不用交所得稅。但這里風險極高,很多園區政策不穩定,一旦出事,所有責任都得商家自己扛,千萬別盲目跟風。
如果實在沒票,最穩妥的辦法是:保存好所有流水和憑證,比如進貨的轉賬記錄、房租合同、人工工資單。真被稅務約談時,這些能證明你的實際支出,大概率能協商解決,不會直接把你 “打死”。

4. 不用慌:現在查稅力度到底怎么樣?
最近確實有不少人被查,但沒大家想的那么可怕。我身邊認識的、以及粉絲反饋的案例里,不管是補稅金額大還是小,最后都是以 “能接受的金額” 補繳,沒有出現 “天價罰款” 的情況。
國家推動電商稅,核心是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規范行業,而不是要把商家逼死。所以大家不用過度焦慮,從現在開始重視稅務,能合規就合規,實在沒條件,先把憑證存好,真有問題積極配合就行。
最后提醒一句,想把電商做長久,合規是遲早的事。覺得這些信息有用的,別忘了關注,后續有新政策解讀再跟大家同步!
下一篇: 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