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怎么做(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
作者:公司注冊代辦 | 發布時間:2025-01-24如何做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
作為會計師,尤其是在公司工作的財務人員。會計分錄是每天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會計分錄層面的關鍵知識和信息。
所以,今天的君就給大家帶來,收入會計分錄大歸納!不再害怕進入錯賬。
收入會計分錄
1、一般產品銷售
確認時
借: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貸款: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產品
2、已經傳播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產品
傳出時
借:發貨
貸款:庫存產品
發生納稅義務時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應納稅-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確認收入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發貨
3、現金折扣
賒購
借款:應收賬款(總價)
貸款: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產品
收益錢款
借:存款
貸款:應收賬款
銷售費用
4、銷售折扣(銷售額已確認)
銷售實現時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產品
產生銷售折讓
借款:營業收入(折扣金額)
貸款:應收賬款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具體收到賬款
借:存款
貸款:應收賬款
5、銷售退回
收入沒有得到確認
發出商品
借:發貨
貸款:庫存產品
退還
借:庫存產品
貸款:發貨
收入抵扣收入已經確認很久了
借:營業收入
貸款:應收賬款等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抵減成本
借:庫存產品
主營業務成本
6、銷售產品采用預收款方式
預收貨款
借:存款
貸款:預收賬款
發出商品
借款:預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庫存產品
7、委托代銷產品的支付手續費方法
受托人傳出代銷商品
借:委托代銷產品
貸款;庫存產品
確認收入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委托代銷產品
清算貨品
借:存款
貸款:應收賬款
受托人收到產品
借:委托代銷產品
貸款:代銷商品款
對外銷售
借:存款
貸款:委托代銷產品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收到增值稅發票
借款:應納稅-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貸:應付款
計算資金計算分銷服務費
借:代銷商品款
貸:存款
應付款(稅)
其他營業收入(手續費收入)
8、銷售材料等庫存
獲得原材料銷售
借:存款
貸款: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已銷售材料的計劃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料
二、提供勞務收入
1.計算提供勞務收入的計算
(1)在同-會計年度內逐步進行的勞務
①完成的勞務及確認收入及相關費用
借:應收賬款/銀行儲蓄
貸款:營業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存款
②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勞務(產生相關費用)需要一段時間。
借:勞動成本
貸:存款等
確定勞動收入并結轉成本
借:應收賬款/銀行儲蓄
貸款:營業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人工成本
(2)確定不同會計年度的勞務,按完成百分比法確定
今天確定的收入=勞務總成本*本期終止勞務的完成進度-收入已在前期確認
今天確定的費用=勞務總成本*本期終止勞務的完成進度-費用已在前一年確認
可以可靠估計提供勞務的會計處理
①傳出勞務
借:勞動成本
貸:存款
②確認收入
借款:應收賬款等
貸款:營業收入等
③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等
貸款:勞動力成本
2.提供勞務收入不可靠估計的會計處理
(1)預計所有能夠獲得補償的勞動力成本已經發生。勞務收入根據已收回或估計可收回的金額確定,結轉成本
借:勞動成本
貸:存款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勞動力成本
(2)可以補償已經發生的勞動力成本預估部分
借款:預收賬款
貸款:營業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勞動力成本
(3)預計所有能夠獲得補償的勞動力成本,應計入當期損益,不確認收入
借:勞動成本
貸款:預收賬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勞動力成本
三:轉讓資產使用權的收益
沒有后續服務支付一次。
借:存款
貸款:其他業務收入
后續服務,確定服務費收入
借款:應收賬款/銀行儲蓄
貸款:其它業務收入
記提攤銷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款:累計攤銷
四、政府補貼收入
(一)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貼
1.接到時
借:存款/其他應收款
貸款:遞延收入
2.分派時
借:遞延收入
貸款:營業外收入
(二)與收入相關的政府補貼
1.用于賠償后期的各種費用或損失,接到時
借:存款/其他應收款
貸款:遞延收入
發生時
借:遞延收入
貸款:營業外收入
2.收到時用于賠償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
借:存款/其他應收款
貸款:營業外收入
以上是收入會計分錄的總結。如果您也有興趣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建議您可以在課堂上報名參加課堂學習,系統地學習相關的財務知識,不斷提高您的實踐能力,處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什么不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呢?為什么不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