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農業公司注冊 靜安樾山的開發商是誰?
作者:公司注冊代辦 | 發布時間:2024-12-06靜安樾山的開發商是誰?
靜安樾山的開發商是龍湖集團。 因為靜安樾山是龍湖集團在上海開發的一個高端住宅項目,該項目的官網上明確顯示了龍湖集團是開發商。 龍湖集團是一家知名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成立于1993年,總部位于上海。該企業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城市更新等業務,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靜安樾山是龍湖集團在上海的一個高端住宅項目,定位為“城市山林里的片刻月光”,項目共有三期,包括公寓和別墅,景觀優美,是上海市區內的一片寧靜之地。
華亭路17號周邊的銀行有哪些呢?
答:銀行:工行石門一路支行、農行南西支行、中國農業銀行靜安區南西支行ATM取款機(吳江路)、深發展銀行南京西路支行、深發展銀行ATM、工行威海路支行、太平人壽保險上海分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威海路支行)、工行南京西路支行、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
上海有農村嗎?
上海有農村,
上海的嘉定區,寶山區,崇明區,奉賢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浦東新區,閔行區還有大量的農村。上海的老市區市區,包括黃浦區,靜安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長寧區,徐匯區有大量的居民新村。
寶山區有個地方叫顧村。城市改造擴展后還有一些未拆遷的城中村。
這些都是上海的村。
上海各區名稱的由來?
1964年5月--1980年10月期間,上海市轄有10個市區: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郊縣: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
之后經過幾次設立和合并,撤縣設區。(1992年10月,川沙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三個區的浦東部分,建立浦東新區。同時對嘉定撤縣設區。隨后又對金山、松江、青浦撤縣設區;2000年6月,撤消南市區,并入黃浦區;之后南匯、奉賢撤縣設區,寶山的橫沙鄉、長興鄉劃歸崇明縣。2009年4月,南匯區劃入浦東新區;2011年6月,撤消盧灣區,并入黃浦區。)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崇明召開“崇明撤縣設區”工作大會,會上宣布目前上海唯一一個縣——崇明縣撤縣設區。上海最后一個縣級行政建制——崇明縣”撤縣設區“之后,從明洪武年間開始叫了640多年的“崇明縣”成為歷史。
至今上海市轄有16個區: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閔行、寶山、嘉定、浦東、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崇明。
16個區名稱的由來
1、黃浦區:因黃浦江而得名
黃浦區地處上海市中心,西部陸地與靜安區、徐匯區接壤,北依蘇州河與虹口、閘北兩區相隔,東部、南部與浦東新區隔黃浦江相望。
“黃浦”的地名得名于清代始稱的“黃浦江”,本區位于黃浦江最具特點的中段。黃浦江是上海境內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源自西部的淀山湖,在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戰國時,早年的黃浦江體量和規模并不大,經常泛濫或缺水,當時的楚令尹黃歇(后被封為春申君)進行調研,指揮和帶領百姓疏浚和開鑿治理,從此變水患為水利,百姓感激黃歇,把此江叫做“黃歇浦”,“黃浦”是“黃歇浦”的簡稱。
2、靜安區:因靜安寺得名
靜安區,地處上海市中心,地段優勢極為明顯,周圍與5個區相鄰。
相傳,靜安寺建于三國吳赤烏年間,為江南名剎。境內歷來有“靜安八景”,即赤烏碑、陳朝檜、講經臺、蝦子潭、涌泉、綠云洞、滬讀壘及蘆子渡,歷代題詠甚名,今均湮沒。
3、長寧區:因長寧路得名
長寧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西部,東連靜安區,西南鄰閔行區,東南接徐匯區,北與普陀區以吳淞江為界。
長寧路是橫貫長寧境內的道路,前身叫“白利南路”。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筑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為“白利南路”。
1943年,“白利南路”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有其永久安寧之意。因長寧路橫貫境內,1945年置區時命名為長寧區,解放后沿用區名。
4、徐匯區:得名于區內的商業文化中心“徐家匯”
徐匯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南部,徐家匯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匯是較早基本完成舊區改造的中心城區之一。區內有著名的交通大學,以及徐家匯天主教堂等人文深厚的建筑。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在上海縣城西建農莊“瀼西草堂”,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后歸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厙讀“shè”,意為村莊),后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5、普陀區:因普陀路得名
普陀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的西北部,南與長寧區、靜安區毗鄰,東與閘北區交界,西與嘉定區接壤,北與寶山區相連。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分設31個警區,蘇州河(吳淞江)以南地域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抗戰勝利后,仍按舊時警區地域設“第十三區”,1947年改稱普陀區。“普陀”得名于1920年前后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筑“普陀路”,普陀路則是以浙江普陀山命名的。
據傳說,清朝光緒初年,普陀山上有一位名叫慧根的僧人,先后涉歷多座佛教名山,后又經西藏、至緬甸,得到當地華僑和信徒捐贈的五尊釋迦牟尼玉佛寶像。慧根回國路經上海時留下坐佛和臥佛各一尊供信徒瞻仰。1928年信徒們集資建成新的玉佛寺,供奉慧根留下的兩尊玉佛,該寺成為上海著名的禮佛場所和旅游勝地。為了紀念慧根,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陜西北路間筑路時,把玉佛寺附近的一條馬路取名為普陀路。
6、虹口區:因虹口港得名
虹口區,是上海中心城區之一。
虹口境內原為東海之濱的灘地,歷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條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過去叫沙洪,沙洪和黃浦江交匯處被稱為洪口(虹口),這就是虹口區名稱的由來。上海開埠后,因水運便利,虹口沿黃浦江地帶漸次發展成上海遠洋、沿海客貨運的重要港口。
虹口港位于本區南部,原名“洪口港”,北起四平路頭道橋,和橫浜相接,南至黃浦江,全長1.5公里。解放前美租界相繼在虹口港上筑橋后,大名路橋俗名“外虹橋”,此橋的南面叫 “外虹口”,長治路橋俗名“中虹橋”,中虹橋與外虹橋之間的地方叫“中虹口”,漢陽路橋俗名“里虹橋”,里虹橋與中虹橋之間的地方叫“里虹口”。
7、楊浦區:因楊樹浦港得名
楊浦區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西臨虹口區,北與寶山接壤。
和虹口區一樣,楊浦區的名稱也來自一條河。昔日楊浦,河網水鄉,有河流100多條。西南部有條“楊樹浦港”(原名為“楊樹浦”),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是縱貫于地境中部的一條主要河流。歲月變遷,境內河流十之八九填沒,僅剩19條河道,而楊樹浦仍在。
這條河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其中有一段跟蘭州路平行,所以又叫蘭州河。
8、浦東新區:因位于黃浦江之東而得名
“浦東”二字最早出現在南宋,當時華亭縣有“浦東”在內的5個鹽場。浦東新區可以說是上海最年輕的區,因處黃浦江東而得名。部分區境原為川沙縣,1990年川沙縣建制撤銷,同時將劃歸到南市、黃浦、楊浦的地區及閔行的三林鄉收回,成立了浦東新區。
浦東廣義上指今浦東新區、南匯區全部和閔行區黃浦江以東部分;狹義上指浦東新區黃浦江以東沿江及毗鄰地區。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成立浦東新區。
9、寶山區 :因“山”得名
寶山區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陸地和島嶼兩部分。地處黃浦江和長江的交匯點,寶山堪稱上海的“水路門戶”,海運連接16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
鄭和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但長江口航道風急浪高,水流湍急,卻沒有導航標志。明成祖朱棣便命人在長江口南岸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舉煙、晚上明火,為來往船只指明航向,當地百姓稱其為“寶山”。此山后坍沒于海,但其名沿用至今。
10、閔行區:因“閔行鎮”得名
閔行區,位于整個上海的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鑰匙”。是上海市主要對外交通樞紐,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技及航天新區,它也是上海最靠近市中心的郊區之一。
“閔行”二字得名于“閔行鎮”,此鎮在明弘治年間叫“敏行市”,在現閔行區南部。正德年間,松江府水災絕收,附近災民多去敏行貿易,敏行日漸繁榮,正德7年的《松江府志》開始將此地稱為“閔行”。相傳因文人閔其游學途中去世葬于此地,閔行鎮以其姓得名。
11、嘉定區:因南宋“嘉定”年號得名
嘉定區處于上海西北部,東與寶山、普陀兩區接壤,西與江蘇省昆山市毗連,南襟吳淞江,與閔行、長寧、青浦三區相望,北依瀏河,與江蘇省太倉市為鄰。
嘉定向來有“教化嘉定”之稱,其前身是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當時的昆山縣東境春申、安亭、臨江、平樂、醋塘5個鄉析出置縣,以年號“嘉定”作為縣名。這5個鄉后改名為依仁、循義、服禮、樂智、守信。此外,嘉定還有“疁城”,“練川”,“三儂之地”等別稱。
12、奉賢區:相傳因“言子講學”得名
奉賢區東鄰浦東新區,西接金山區、松江區,北交閔行區,南瀕杭州灣。
“奉賢”二字的由來,多數人主張和言子講學有關。言偃,字子游,常熟人,是唯一的南方人,是孔門72弟子之一,學界稱其為言子,所以也被稱為“南方夫子”。常在南方傳播孔子學說。相傳言子到此地講學,“奉賢”就是出自“奉子游之賢”(敬奉子游的賢德)。后人為紀念這位賢人,曾在城中城隍廟旁為他建了言子祠,后來建縣時,便用了“奉賢”之名,通過這種方式,既表達一種歷史的追念和傳統,也體現了此地的人文追求和情懷。
另有一說是因為明代有條叫“奉賢涇”的大河(位于奉賢西側)。
13、松江區:因吳淞江得名
松江區,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歷史文化長遠,有著“上海之根” 的稱呼。區境南北長約24千米,東西寬約25千米。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的美譽。說起松江的歷史不得不提“華亭侯”,東漢時期,東吳名將陸遜以功封華亭侯,松江古時也有華亭之稱。唐天寶年間置華亭縣,元代升為華亭府。因為“吳淞江”就在華亭府境內。次年“華亭府”改名為“松江府”。
“松江”(清末俗稱“蘇州河”,源自太湖,流經上海九區,匯入黃浦江,為黃浦江最大支流,被譽為上海的“外婆河”),位于上海市西南部。
14、金山區:因“金山島”得名
金山區是上海西南部的遠郊,位于中國長江以南的江南地區,地處黃浦江上游的金山,東與奉賢區接壤、北與松江區、青浦區為鄰,西與浙江平湖、嘉善交界。
金山區因近海中的金山三島而得名,金山三島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島組成。古時的金山三島在陸上同屬一山,統稱金山,五代前叫“釗山”。大金山頂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點。由于岸坍陷后退,宋代淪入海中,三個頂峰出露海面,構成現在的三個島嶼。
明朝以前,這里叫小官鎮,為了抵御倭寇騷擾,朝廷開始在這里筑建衛城,與衛城隔海相望的杭州灣里有大、小金山島,故取名“金山衛”。到了清朝雍正年間在這里設縣時,便取用了“金山”之名。金山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15、青浦區:因“青龍鎮”和“五浦”得名
青浦區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黃浦江上游。東與閔行區毗鄰,南與松江區、金山區及浙江嘉善縣接壤,西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蘇州昆山市相連,北與嘉定區相接。
青浦置縣前,縣境半為上海縣西境,半為華亭縣北境。明嘉靖年間,因地域寬廣,不易治理,將華亭縣和上海縣境內五鄉置青浦縣,隸屬松江府,設縣治于青龍鎮。因縣治在青龍鎮,縣境東部有五浦(趙屯、大盈、盤龍、顧會、崧子),就有了青浦的名稱。
古時候青龍鎮,位于上海市西部。當年境內一條河,三國時代孫權曾在這里的河流上大建青龍戰艦,建立軍事要塞,這條大河被命名為青龍江。后來在此地建鎮,取名為“青龍鎮”,唐朝時已經是江南地區重要的貿易港口。明朝設縣的時候,定名為:“青浦”。
16、崇明:得名于崇明島
崇明位于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由崇明島的絕大部分、長興島和橫沙島等島嶼組成,其中崇明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素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美譽,也是中國第三大島。
崇明是上海市北部長江口的大島。相傳,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以后,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但這些龐大的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日久年深泥沙俱下,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剛開始的時候,這片沙嘴還沒有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尤其是夜晚的時候給人一種神秘飄忽的感覺。不明真相的人們就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于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時過境遷,后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成了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此時,當地的人們見到島嶼屹立在洶涌澎湃的江水海潮中,氣勢壯觀,天水相際,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并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于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
上海哪個區銀行上班好?
目前在上海大約有工商,農業,建設,浦發,農商,招商,中國銀行,上海銀行等。一般認為在徐匯,靜安,黃浦,虹口等區囯有銀行上班為好,這些大銀行很正規管理比較嚴格,對員工很人性化,加上收入不錯銀行設備先進,制度完善上級領導對員工也很關心,這樣會讓多數職員感受到濃厚的親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