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開公司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
作者:代辦公司注冊營業執照 | 發布時間:2024-11-26第一次開公司呀,建議你先設立小規模納稅人,有幾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呢小規模的稅率低,增值稅只有百分之一的稅率,而且今年還有一個季度,三十萬可以免征增值稅的一個優惠,那一年就有一百二十萬的一個額度。
而且如果說你想開專票了,小規模也是可以開的,只需要去稅務局代開就行了。
那后期如果公司壯大了,想轉為一般納稅人了,那直接去稅務局申請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成為一般納稅人了啊,他不僅稅率高,而且報稅還比小規模麻煩。
后期如果你再想轉為小規模納稅人,那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看到都會回復。
對于第一次開公司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具體建議如下:
1.公司規模和銷售額:如果公司規模較小,預計月銷售額在10萬元以下,或者年銷售額不超過100萬元,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因為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增值稅免征政策。如果公司投資規模較大,預計第一年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
2.客戶群體:如果主要客戶是大企業,且這些客戶不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反之,如果客戶能接受普通發票,則可以選擇小規模納稅人。
3.抵扣情況:如果公司的成本費用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比高,進項稅額抵扣充分,綜合稅負低于3%,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否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可能更合適。
4.行業特性:如果是輕資產行業(如服務類),建議選擇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是貨物生產和銷售行業,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
5.優惠政策:如果所在行業能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如軟件企業的超稅負返還等,建議選擇一般納稅人。
6.靈活性:新注冊的公司通常默認為小規模納稅人,但可以選擇升級為一般納稅人。因此,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建議先注冊為小規模納稅人,以后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再升級為一般納稅人。
綜合以上因素,第一次開公司時建議先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這樣可以簡化稅務管理,并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隨著公司的發展和業務需求的變化,再考慮是否升級為一般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免征政策具體是什么?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免征政策如下:
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
1.免征條件:
l 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l 對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同樣免征增值稅。
2.享受時間:
l 此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有效。
3.其他優惠:
l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l 符合條件的其他個人出租不動產取得的租金收入,在對應的租賃期內平均分攤后,分攤后的月租金收入未超過10萬元,也可免征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
目前我搜索到的資料中沒有明確提到一般納稅人的具體免征增值稅政策。因此,無法提供詳細信息。
如何根據公司成本費用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比判斷是否適合選擇一般納稅人?
根據公司成本費用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比判斷是否適合選擇一般納稅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如果公司的成本費用構成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占比較高,進項稅額抵扣充分,通過測算估計后的增值稅稅負低于3%,則選擇認定為一般納稅人較為有利。這是因為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更多的進項稅額,從而降低實際的增值稅負擔。
根據李寶鋒的研究,當實際的進項稅額占不含稅銷售額的比重(D/S)等于臨界值時,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的稅后凈利潤相同;當實際的進項稅額占不含稅銷售額的比重大于臨界值時,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更有利;反之,則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更有利。因此,可以通過計算D/S來判斷是否適合選擇一般納稅人。
如果企業服務的主要是大客戶且這些客戶無法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則應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此外,如果企業所處行業的增值稅征收稅率為13%,且公司為輕資產運作模式,則可以選擇小規模納稅人以降低稅負;否則,應選擇一般納稅人。
在具體案例中,如株洲雅豐貿易有限公司,其年銷售規模為78萬元,購進金額為59萬元,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應繳納的增值稅為16.44萬元;如果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應繳納的增值稅為7.42萬元。從稅收籌劃角度分析,選擇一般納稅人更為有利。
在某些情況下,雖然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率較高(如17%),但由于可以抵扣更多的進項稅額,整體稅負可能低于小規模納稅人(如3%)。因此,在選擇納稅人身份時,應綜合考慮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的情況。
公司是否適合選擇一般納稅人主要取決于進項稅額的抵扣情況、客戶類型、行業特點以及具體的稅收籌劃分析。
小規模納稅人升級為一般納稅人的條件和流程如下:
條件:
1.會計核算健全:根據《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一的規定,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如果會計核算健全且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則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
2.銷售額達標: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8號,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需滿足連續12個月或4個季度累計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條件。因此,如果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額超過此標準,則需要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流程:
1.申請登記:小規模納稅人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申請。具體操作方法因不同情況而異,例如:
l 如果在8月20日申請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并選擇當月生效,則需終止按季認定的增值稅及附加到本季度末,并從下季度初起按月認定。
l 如果在8月5日申請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并選擇當月生效,則可以選擇終止按季認定的增值稅及附加到上季度末,從本季度初起按月認定。
2.信息核對與確認:稅務機關會對納稅人填報的內容與稅務登記、納稅申報信息進行核對,符合條件的當即完成轉登記;不符合條件的,當場告知需要補正的內容。
3.發票管理:轉登記后,納稅人可以繼續開具增值稅發票,并根據銷售折讓、中止或退回等情況補開紅字發票或重新開具藍字發票。
4.計稅方法調整: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按照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轉登記日當期仍按照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對于新注冊的公司,選擇小規模納稅人相比一般納稅人在稅務管理上具有以下簡化:
1.簡易計稅方法: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征收率為3%,而一般納稅人則需要按照復雜的增值稅計算方法進行申報和繳納。這意味著小規模納稅人的稅務計算過程更為簡單,減少了會計和稅務人員的工作量。
2.自動享受優惠政策:通過優化信息系統,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自動識別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無需報送資料或辦理手續。這大大簡化了稅務申報流程,減少了企業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3.增值稅免稅政策:在特定時期內,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實施了增值稅免稅政策。例如,在疫情期間,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的稅率,并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免繳增值稅。這種政策使得小規模納稅人在特定時期內能夠減輕稅負。
4.無需復雜的會計核算:小規模納稅人的會計核算要求相對較低,只需能夠提供準確的稅務資料即可。相比之下,一般納稅人需要健全的會計核算體系,并且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賬簿,核算合法、有效的憑證。
5.稅收籌劃靈活性: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通過分立的方式,將自身一分為二,形成兩個符合小規模納稅人條件的企業,從而降低增值稅負擔。這種靈活性使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調整稅務策略。
6.稅收優惠和減免:近年來,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有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使得小規模納稅人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優惠。這些優惠政策進一步簡化了稅務管理,降低了企業的稅務成本。
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身份在稅務管理上具有顯著的簡化優勢,包括簡易計稅方法、自動享受優惠政策、增值稅免稅政策、無需復雜的會計核算、稅收籌劃靈活性以及稅收優惠和減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