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注冊稅務籌劃 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
作者:admin | 發布時間:2024-09-26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
稅收籌劃和合理避稅近年來成了財經界和企業界的一個熱詞,朋友們會經常看到,如何通過稅收籌劃進行“合理避稅”和大幅節稅的宣傳廣告,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某些企業少繳稅款而自己的公司或事務所從中獲取雇金收入。
稅收籌劃原本是一個中性概念,它起源于1935年英國的“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這是英國最著名的涉稅案例之一。當時參與此案的英國議員湯姆林爵士認為: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安排自己的事業,如果根據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繳稅,那就不能強迫他多繳稅。而此觀點得到了當時英國法律界相當廣泛的認同。
之后的數十年,“稅收籌劃”的概念在世界范圍認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由于世界各國的法律和稅收制度不同,因此對“稅收籌劃”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而我國權威部門對“稅收籌劃”是這樣定義的:稅收籌劃又稱納稅籌劃,是指在遵循稅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企業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自行或委托代理人,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事項的安排和策劃,以充分利用稅法所提供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一切優惠,對多種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的一種財務管理活動。
本人想著重強調的是:
首先,任何“稅收籌劃”都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任何突破了法律邊界的操作,都將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和罰款,甚至會被追糾刑事責任。
其次,要充分利用稅法所提供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一切優惠。這是“稅收籌劃”最大的著眼點。這就要求企業經營者或代理人,充分了解國家出臺的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用好用足這些政策。例如2018年以后出臺的普惠性政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調整為每月10萬元,即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額超過10萬元才開始征稅;小微企業年凈利潤300萬元以內的,實際稅負率調整為5%至10%。再如具有“雙軟”證書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每月軟件收入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三廢治理(廢渣廢水廢氣)”企業,無論是在增值稅還是企業所得稅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優惠政策。這些屬于行業性優惠,是國家鼓勵性政策。
諸如此類的稅收優惠政策眾多,恕不一一贅述。
總之,“稅收籌劃”一定要廣泛了解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在法律許可情況下,結合本行業、本企業的自身特點,優選最佳的稅收方案,保證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挖空心思甚至不擇手段地逃避繳納稅金。某某避稅地區和某著名影星被追繳8億多稅款、滯納金和罰款案件的曝光,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何做好企業稅收管理和籌劃工作?
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老板都認為自家企業需要稅務籌劃,所以一直以來稅務籌劃都是財務管理領域中非常火的一個詞。但是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并不像國企央企那樣地系統和規范,因為民營企業基本都是在市場中靠自身拼打廝殺、逐步壯大起來的,不同時期管理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這也導致了大多數民營企業老板和財務對稅務籌劃的認知和應用偏差。
稅務籌劃:指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事先進行籌劃和安排。
概念的第一個重點是\"在稅法規定范圍內\"。
首先就給稅收籌劃這件事定了性,畫了一個框,只允許在某個特定的法律范圍之內。簡而言之就是要合法,合法又包含了兩個層面:
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比如說一些稅收減免和優惠的流程手續符合稅法要求和稅務局規定;
二是實質上的合法,經濟業務的本質與納稅義務的產生相符合,與稅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第二個重點是\"事先進行籌劃和安排\"。
納稅額的產生基本都是根據某一個基數來確定的,這個基數來源于企業的某項經營數據。如果這個經營數據已經發生,那么基本上納稅額也能確定下來,這時候在基數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再去做一些操作而導致納稅額下降,無法體現事先的概念,也談不上稅務籌劃了。
而且,在某項經營數據的發生,又是基于企業經濟業務的產生才造成的,所以對這些經濟業務的籌劃和安排才是稅務籌劃的關鍵。
利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節稅合理合法,且節稅力度大
目前我國的一些地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
案例分析:
一家以軟件開發為主要業務的科技公司,500萬高額無票成本無法解決,25%的企業所得稅+20%的股息紅利所得,企業所得稅總稅負500萬*25%=125萬,個稅(500萬-125萬)*20%=75萬,合計200萬。
面對如此高的稅負,通過注冊在我市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征收,500萬與此企業發生業務關系,合規無票成本為建筑設計費、技術服務費、技術咨詢費等,完稅合規,綜合稅負5.08%,500萬利潤,總稅負降至25萬。
稅點點平臺:國內創新型互聯網稅務籌劃服務平臺,專注于提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信息,以及確保稅務籌劃效果的落地執行和管理的平臺。
建筑行業稅收籌劃18種方法?
一.1. 輔助線的方法:目的主要是根據國家稅法的一些行業特別規定,合理控制成本的比例,選擇適合自己滿意的稅收政策和稅率;2. 劃分方法:其目的是通過法律手段,每個企業收入縮水,降低稅務風險‘3.產品分拆方法:目的是通過研究產品的組成部分,或企業,合法降低稅收。
二.1. 分工的規劃方法:目的是建立根據稅收法律的特別規定,兩個公司,降低稅收負擔,與此同時,稅收激勵;2. 優惠的技術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創造條件滿足的前提下,稅收優惠和程序性要求;3.的改革過程形式:目的是通過減少稅收收入的形式轉換,或降低稅率的目的。
三.合法性:1。國家制定的稅收法律法規,稅收籌劃行為的預期,并希望通過稅收籌劃行為的指導整個社會的資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布的稅,為了實現國家宏觀政策。因此,稅收籌劃不僅是合法的,但隨著納稅人的權利受到國家的保護。2. 誠信:誠信是指納稅人稅收籌劃的最基本目的是稅后財務利益最大化,即使個人稅收經濟利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不僅減少稅收黃金,使個人稅稅或減少納稅人整體稅負。3.高級:“計劃”是規劃、設計,事先安排。稅收籌劃是稅收,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納稅人的收益,在投資、金融、商務活動的規劃、設計、安排提前。
總之,只有從納稅人的財務規劃,稅收籌劃企業規劃整體利益,緩解和綜合決策可以真正實現一個目標。
關于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稅收籌劃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籌劃?
增值稅的籌劃包括對進項稅的籌劃和對銷項稅的籌劃。
企業當期的應納增值稅額是當期銷項稅額大于當期進項稅額的差額。因此,在銷項稅額一定時,進項稅額的大小和進賬時間直接影響當期的應納稅額,這就要求企業在支付購貨款時應及時或提前取得進項稅發票,以便使進項稅額足額扣除。經常發生運輸費用的企業應該通過正規的運輸公司承運,并及時取得有關合法貨運發票,以便能夠按照規定的抵扣率計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籌劃:一是辦理代墊運費的銷貨企業應當及時負責地按規定辦理產品托運手續,以滿足代墊運雜費的核算條件,即承運部門的發票必須是開具給購貨方并要銷貨方轉交給購貨方的,以免從購貨方取得的運輸發票為價外費用并入貨物的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無謂增加企業的稅負;二是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應努力擴大出口產品的銷售額,因為該部分銷售額可能實行零稅率或“免、抵、退”等政策,這樣隨增值稅附征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可以節省下來,增加企業的稅后收益。來源于網絡如何做好稅收籌劃、合理降低企業稅負?
先要看你企業的類型,還有你企業的注冊地址、行業等等。簡單來說可以從下面幾點看看。
一、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選擇投資地區與行業
二、合理利用企業的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
三、利用折舊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四、利用存貨計價方法開展稅務籌劃
五、利用收入確認時間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六、利用費用扣除標準的選擇開展稅務籌劃
企業如果做好了稅收籌劃,可以緩解企業的納稅負擔。企業如果不納稅或者逃避稅收的,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可以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