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注冊科技公司條件 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規定?
作者:admin | 發布時間:2024-09-26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規定?
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三大條件給大家,以望有所幫助。
(一)門檻條件:
1.工商注冊登記在北京。經營要連續兩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企業。
2.優先支持十大高精尖產業和硬科技產業。
3.企業在行業經營、環境污染、納稅、誠信等方面,近3年無嚴重失信行為記錄。未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二)經營條件(符合其一就行)
1.企業營業收入不低于1500萬元(2020年度)。
2.企業凈利潤累計不低于600萬元(2019-2020年)。
3.企業最新一輪融資估值不低于1億元。
(三)技術條件:
1.企業硬科技領域技術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均不低于50%(2019-2020年)。
2.企業研發經費支持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均不低于5%(2019-2020年)。
3.獲得與主導產品(服務)相關的授權發明專利1項;或首臺套產品認定1項;或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定1項。
4.獲得與主導產品(服務)相關的授權軟件著作權、實用新型、外觀專利共10項。
5.企業所獲信息系統集成資質、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程設計資質、專業承包資質、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資質或資格3個。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夏令營報名條件?
一、申請條件
1、全國高校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1年7月畢業);
2、學習成績優秀,達到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要求且有意申請我校推薦免試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或有意報考我院研究生的統考考生;
3、對所報專業的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4、英語水平良好。
二、申請程序
(一)本次夏令營入營同學分為兩類:
第一類正式營員:可能具有推免資格的優秀本科生(該類人員參與優秀營員選拔);選拔人數可根據生源情況適當調整。
第二類旁聽營員:不具備推免資格但有意向報考我院的本科生(該類人員不參與優秀營員選撥)。
高級工程師可以直接落戶北京嗎?
高級職稱只要符合條件,能落戶北京。北京今年發布《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圍繞著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對教育衛生、科技創新等7類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并列明了前所未有的具體條件。
其中,對教育衛生人才,可申請引進的包括具有國家“雙一流”大學(或學科)或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年以上工作經歷,且具有高級職稱的高等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政審標準?
考生應為中共黨員(預備黨員)或共青團員。
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與本人關系密切的其他主要社會關系,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愛國守法,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無重大政治歷史問題。父母、兄弟姐妹未在境外工作(不含公派出境)、生活、定居,未在境外駐華機構工
北京亦莊工作居住證辦理條件2020?
(一)用人單位:
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經濟發展方向及產業規劃要求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原則上應在海淀區登記注冊并繳納稅費滿1年。其中,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注冊資本應不低于100萬元,年納稅額原則上不低于50萬元(不包含單位為員工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
一般應在用人單位工作滿1年(12個月),在本市有合法穩定住所,具備以下條件之一且在本市月應稅收入一般應達到上一年度本市全社會職工月平均工資(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一定倍數(在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工作的為1.2倍,其他除第4、5條件以外的為1.5倍。
1.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取得學士(含)以上學位的人員;2.具有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相當資格、資質的人員;
3.國家和本市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等類獎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獲獎人;
4.在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型總部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創新主體中工作,在本市近三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本市全社會職工平均工資(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4倍;
5.在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科技創新服務主體中工作,在本市近三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本市全社會職工平均工資(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8倍;
6.以第二作者(含)以上身份取得1項發明專利授權或3項其他專利授權或3項軟件著作權登記,其相應知識產權成果在京落地轉化并取得較好經濟社會效益的人員;
7.近3年累計自主投入超過500萬元或股權類現金融資大于1000萬元或近三年平均每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創新創業團隊,其持股比例不低于5%且排名前五位的自然人股東;
8.對本市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或文化創意貢獻突出且近三年每年納稅額20萬元(含)以上的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等人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資源供求情況,適時調整納稅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