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額法VS總額法:企業收入確認避坑指南!
作者:代辦公司注冊營業執照 | 發布時間:2025-04-18老會計們注意了!新收入準則全面落地,不少企業還在總額法和凈額法之間“反復橫跳”。深交所最近就抓了三個典型——飛力達等公司因為錯用凈額法被監管點名。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透這個讓財務人頭皮發麻的“靈魂選擇題”。
?? 新準則三大征兆速記
別被準則條文繞暈了!判斷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記住這三個致命細節:
1?? 商品到你手之前誰說了算?(控制權)
2?? 貨砸手里算誰的?(存貨風險)
3?? 定價權在誰兜里?(自主定價)
世紀鼎利就是個活教材:賣電腦時既不能定價又不擔庫存風險,果斷選凈額法。但財政部爸爸早說了——這三個征兆只是輔助,關鍵還得看業務實質!
?? 這些騷操作要涼涼
有公司年報里藏著掖著,等到監管問詢才坦白:
? 易在通信把質量風險當借口硬用總額法,結果存貨控制壓根不達標
? 恒寶股份玩物聯網“套殼”,關鍵零件連定價權都沒有還敢用總額法
最絕的是*ST天首,靠鉀肥貿易把營收吹到1.15億,審計一查發現該用凈額法…直接縮水到739萬,退市警報送上門!
??? 監管重拳已出擊
證監會早就看穿套路,專門出指南懟這些“財技表演”:
? 百貨聯營模式別想渾水摸魚
? 委托加工偽裝購銷合同的見光死
現在監管專門盯著那些營收卡著1億“生死線”的公司,突擊交易?年底沖量?統統重點關照!
?? 資深財務說真話
別以為這是財務部自己的事兒!用錯方法會導致:
? 毛利率失真 ? 行業估值錯亂 ? 投資者被帶溝里
記住三句話:吃透業務實質、死磕合同條款、抱緊審計大腿。想用總額法扮靚報表?監管的放大鏡可比你想象的毒辣得多!
“同行都在瘋傳的凈額法避雷手冊!附贈監管最新紅線清單,轉給財務部同事能救急!#會計干貨 #財務合規”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