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公司做賬流程(公司做賬用什么軟件)
作者:注冊公司 | 發布時間:2025-03-21初學者一定要看公司的做賬流程(公司記賬用什么軟件)
會計學新手,怎樣做賬
(一)、在新成立的公司從事會計工作的第一個月,一定要處理10個專業問題
1、 新成立的公司財務人員首先要考慮的是什么?
答:首先要了解和完善各種財務規章制度;然后,考慮新公司采用的會計制度、會計方法和涉及的稅收;最后,逐步建立賬戶。
2、 新成立的公司需要做的第一張記賬憑證是什么?
回答:公司開立的第一張會計憑證必須是:借款:銀存儲/固資/存貨/無形資產/等 貸款:實收資本 。
3、 第一個月必須解決的小稅種?
答:一、增值稅稅額計算;二、根據稅法規定,公司在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同時,還應提交部分地方稅,主要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記提地區教育費附加;第三,公司只需考慮計算增值稅和計提的地方稅,計算其他稅收,并在正常月份繳納。但是,如果個別月份在季度和年末結束,應計算繳納的所得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稅等。按照稅務局的規定按季度或半年繳納。
4、 哪里可以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國稅、地稅的稅務登記?處理程序是什么?
回答:(一)有限公司應辦理證件:
1、工商許可證(正副)本
2、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正、副)
3、國稅、地稅登記證(正、副)
4、公章、財務章、法人私章各一枚。
5、驗資報告(公司留低)
6、一份公司規章
(二)有限公司的費用
1、核名花費30元
2、驗資費用1000元(50萬元以下,根據注冊資本扣除驗資)
3、工商注冊費用0.08%(按注冊資本0.08%扣除)
4、代碼證費108元
5、國、地稅100元
6、刻章600元(各地區不同)
(三)有限公司辦理程序:
1. 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批準公司名稱;
2. 銀行對臨時賬戶存款進行驗資;
3. 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許可證;
4. 刻章公司刻章;(公安局批準的公司)
5. 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的當地技術質量檢驗局;
6. 地方稅務局辦理地稅登記;
7. 當地國家稅務局辦理國稅登記;
8. 銀行辦理基本開戶;
5、 假設企業只涉及地稅稅種,還要辦理國稅稅務變更嗎?
答:根據《稅收征管法》的規定,新辦企業必須在領取工商許可證后30日內辦理稅務登記。
答:根據《稅收征管法》,新企業必須在領取工商許可證后30日內辦理稅務登記。在實踐中,為了盡快拿到稅票并開始經營,需要在取得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后立即開始辦理稅務登記手續。在服務大廳國稅備案窗口辦理國稅備案。合伙企業,如果沒有銷售行為,只是提供幫助(沒有維修,沒有修理領域),不需要辦理國稅備案。
6、 建帳時一般需要哪些帳目?
回答:首先,與企業一致。公司規模與訂單量成正比,公司規模大,訂單量大,分工復雜,會計憑證所需的冊數也多。公司規模小,訂單量小。對于一些企業來說,一個會計師可以處理所有的經濟事務。設置賬簿時,不需要設置很多賬戶。所有的詳細賬戶可以合成一兩個。
其次,根據企業管理的必要性。創建帳簿可以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并為管理提供有用的財務信息。因此,在建立賬戶時,應以滿足管理需求為原則,避免重復設置賬戶和記賬。
三是按照會計處理程序。企業訂單量不同,使用的會計處理程序也不同。一旦公司選擇了會計處理程序,就選擇了賬簿設置。如果企業使用會計憑證會計處理程序,公司的總賬應根據會計憑證順序進行備案,你應該準備一個序列中注冊的總賬。
7、 月度財務核算有哪些步驟?
答:會計核算過程是從做憑證到編制會計報表,也叫會計循環。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原始憑證作為記賬憑證,然后根據記賬憑證記錄明細賬,再進行歸納,再根據明細表記錄總賬,最后根據總賬進行表格。一個月的項目就沒了,然后就去報稅,交稅。
8、 注冊資本沒有及時解決的幾個問題?
答:民事責任必須在注資不上的范圍內承擔。
9、 地稅申報是什么稅收?國稅申報中有哪些稅收?程序是啥?什么是時間要求?
答:1、增值稅、消費稅、汽車購置稅、所得稅、個稅等都是國稅繳納的。增值稅經營者分為普通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商業企業年銷售額達180萬元,生產企業年銷售額達100萬元,其余為普通納稅人。消費稅納稅人為生產、銷售煙酒、車輛、珠寶等日用品人或單位為消費稅納稅人;選車時繳納汽車購置稅;所得稅為2002年1月1日以后新成立的金融企業所得稅、外資企業和外國所得稅、中央直屬企業和公司所得稅在國稅繳納;個人所得稅為個人存款利率的個人所得稅在國稅繳納。
2、地稅所繳納的稅收包括:增值稅、所得稅(去掉國稅所繳納的部分)、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城建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除了存款利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外,都是在地稅繳納的)。
(二)、到已經建立并經過一段經營流程的公司從業會計工作一定要處理專業問題。
1、 對出納職位在交接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面試。
答:出納交接一般由會計責任人監督交接。前出納必須將未記賬的文件記錄在賬戶中。然后填寫一式三份的交接清單。基本內容:1、列出支票頁數和支票號碼。2、現金金額和面額。3、稅票頁數和號碼。4、帳簿名稱和冊數。5、圖章和其他類型的物品。交接對方核對無誤后,交接對方和監交人三方簽字蓋章,各保留一份交接清單備查。
2、 會計職位在面試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未完成的項目進行處理,完成。通常把交接截止日期放在月底,換句話說,在月底之前寫好憑證、帳簿、表格等備案。
2.。對各種會計賬簿(如憑證、賬簿、表格等)進行梳理。)和各種會計對象(如證件、稅票、印章、電算密碼等。)并在交接清單上進行排序。
3。對尚未處理的項目進行梳理,列入交接清單,注明處理水平、相關憑證資料等。
4。說明其他相關事項,如相關工作聯系單位(包括企業內外)聯系人的聯系方式、相關會計處理流程等。這取決于你的具體情況,以清楚地說明你的工作內容為準。
打印交接清單,一式三份。根據交接清單交接工作,交接無誤后,由交接人、接交人、監交人分別蓋章,各執一份交接清單。
在財務人員辦理移交手續之前,必須及時做好移交準備。
(一)已經接受的經濟事項沒有填寫會計憑證,應當填寫完畢。
(二)未登記的帳目,應當備案完畢,并在最后一筆余額后加蓋經辦人圖章。
(三)梳理各種應轉交的材料,對未發生的事情寫下書面報告。
(四)編制移交清單,列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圖章、現金、商業票據、支票、稅票、文檔等會計賬簿和物品。對于實行會計信息化的部門,從事這項工作的轉移人員還應在轉移清單中列出會計軟件和密碼、會計軟件數據硬盤及相關信息、實體等。
財務人員辦理移交手續時,一定要有專人負責監交。轉移人員在申請轉移時,應按轉移清冊逐步轉移,接收人員應逐一核對點收取。
現金、商業票據必須與帳簿記錄一致,不一致時,轉移人員必須查明時限。
會計證書、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帳簿必須完好無損。如有緊缺,必須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單中注明,由轉移人員負責。
存款賬戶余額應與銀行對賬單核對。如有不一致,應編制存款賬戶余額調整表,各類資產、物資、債務清單賬戶余額應與總賬相關賬戶余額核查一致;如有必要,應抽查某些賬戶的余額,與實物核查一致,或與交易單位和個人核查一致。
轉移人員管理的文件、圖章等實體必須交接清楚;轉移人員從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應當在實際操作狀態下交接相關電子數據。
交接清冊一般應填寫一式三份,交接對方各執一份,歸檔一份。為了保持會計記錄的可持續性,接任人員應正常使用轉交的會計賬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賬。
3、 哪些原始憑證可以進賬,哪些原始憑證不能進賬?
回答:《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條規定:經營者申報扣除應當真實、合法。真正是指能夠提供證明相關費用確實已經發生的適度證明;法律是指符合中國稅收要求,其他法律法規與稅收法規不一致的,以稅收法律法規為準。
4、為了達到少繳稅的效果,老總提出部分收入不進賬怎么辦?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要合理節稅,除了在稅法范圍內爭取優惠政策外,還要注意這些文件中的優惠條款。假如選擇了正確的優惠政策,就有可能達到合理節稅的效果。
5、 固資四種記提折舊方法都可以用嗎?
答:雙倍余額下降折舊法和年限總折舊法都屬于下降折舊法。之所以選擇這些折舊方法,主要是考慮到固定資本的使用。一方面,它的效率或利潤水平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它的維護成本應該逐年增加。為平衡固資在折舊期間的每年服務費,固資在初期所提及的折舊金額應大于后期所提及的折舊金額。
一旦明確了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一般不得擅自改變。如需變更,由公司提交申請,并在變更年度前報主管財政機關批準。
6、 兩種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式都可以使用嗎?
第一個問題是攤銷方式的難題:
“一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是《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攤銷方法。
第二,攤銷核算的操作問題:
在“一次性攤銷法”下,由于低值消耗品首次交付使用時,所有價值一次性記錄在相關成本和成本中,賬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消耗品。因此,在低值消耗品的使用壽命內,已經使用但未報廢的低值消耗品會形成賬外資產,這無疑增加了低值消耗品在使用中的管理難度。與此同時,“一次攤銷法”也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尤其是對于大量、耐用、低價值的消耗品。
最終是“五五攤銷法”的難題:
“五五攤銷法”的財務核算操作是最簡單的,只需在低值易耗品交付使用和損壞時,將其價值的50%攤銷即可。另外,與“一次攤銷法”相比,在“五五攤銷法”下,帳外資產不會形成。
但是,“五五攤銷法”會導致低值易耗品使用期限后半段“負債表”中虛列資產。因為,在低值消耗品使用期的后半段,其實際價值已經低于其賬面價值(即實際價值已經低于其原始成本的50%),這將導致這段時間的成本和成本減少,甚至“債務表”中的“庫存”配額和利潤表中的利潤被虛列。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謹慎性原則。或許這就是大多數人在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下拒絕選擇“五五攤銷法”的真正原因。
7、 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實施無形資產攤銷期?是否影響財務核算?
答: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從當月起,無形資產應在預期使用年限內平均分期攤銷,并記入損益。如果預期使用壽命超過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期限或法律規定的合理期限,則按照下列原則確定無形資產攤銷期限:
(一) 合同條款的受益期限但法律不明確合理期限,攤銷期限不得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期限;
(二) 合同中沒有明確的收益期限,但法律法規的合理期限,攤銷期限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合理期限;
(三) 合同規定了受益期,法律也明確了合理期限,攤銷期限不得超過受益期限和合理期限。
若合同沒有明確的受益期,法律也沒有明確的合理期限,攤銷期限不得少于10年。
若合同沒有明確的受益期,法律也沒有明確的合理期限,攤銷期限不得少于10年。
無形資產的攤銷價值:
借入:管理費-無形資產攤銷
貸款:無形資產
8、所得稅的納稅調整是在季末調整,還是在年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