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公司注冊評估 社會救助創新實踐方案?
作者:注冊公司 | 發布時間:2024-12-06社會救助創新實踐方案?
一是建立梯隊式社區救助顧問隊伍,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長寧區目前已擁300多名專業的社區救助顧問。
二是對接兩大救助信息數據平臺,確保社會救助智能化識別。對全區6210名困難群眾開展精準評估,評估困境程度、匹配幫扶資源、提出服務方案。
三是開展“三階段推進”的全程式、陪伴式顧問服務,規范救助服務制度化操作。面對重點服務人群提供陪伴式服務236戶1819人次,開展陪伴式小組活動約470人次。
四是開創4項綜合救助服務包,保障專業化救助有效實施。整合860多家社會組織等社會幫扶資源,為困難家庭提供綜合、多元、有溫度的救助服務。
上海長護險2021年新政策?
上海作為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城市之一,目前也已經開始逐步落實長期護理險政策。那么哪些人可以申請長期護理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的收費標準是什么?上海又有哪些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機構呢?關于這些問題,下文將為您詳細介紹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的相關政策...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上海長期護理險的相關政策有哪些的知識。
?
上海長期護理險政策
一、什么是長期護理保險?
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二、長期護理保險的籌資標準是什么?
1、職工醫保人員,按照用人單位繳納職工醫保繳費基數1%的比例,從職工醫保統籌基金中按季調劑資金作為長護險籌資。
2、居民醫保人員,根據其人數、按照略低于第一類人員的人均籌資水平,從居民醫保統籌基金中按季調劑資金作為長護險籌資。具體籌資標準,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辦)、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商定,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
三、哪些人可以申請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試點階段,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員,可享受長護險待遇:
1、年滿60周歲及以上,職工醫保人員中已按照規定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人員和居民醫保人員;
2、經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失能程度達到評估等級二至六級的長護險參保人員。
四、什么是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
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是指對具有照護需求且符合規定條件的老年人,按照全市統一的評估標準,依申請對其失能程度、疾病狀況、照護情況等進行評估,確定照護等級。照護等級作為申請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養老服務補貼等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五、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的有效期有多久?
評估結論有效期不超過2年。評估結論有效期內,申請人生活自理能力發生變化的,可以重新申請評估。評估結論有效期屆滿前60日內,申請人應當重新申請評估。
六、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的費用是多少?如何支付?
評估費用參照市物價局關于本市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項目的收費標準執行,收費標準為每次200元。
對申請人申請長護險待遇所發生的初次評估、期末評估和狀態評估費用,由長護險基金支付80%,其余部分由個人自負。
七、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辦理流程是怎么樣的?
參保人員可自主到就近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并選擇適合其的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定點評估機構組織評估人員完成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在收到告知書后,告知申請人評估結果。評估等級為二至六級的長護險參保人員與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確認服務關系后,可享受相應的長護險服務。
八、長期護理保險的服務形式有哪些?
長護險有三類不同的護理服務模式:第一類是社區居家照護,指護理站、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為居家的參保人員,提供上門照護或社區日間集中照護及相關醫療護理服務;第二類是養老機構照護,指養老機構為住養的參保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關醫療護理服務;第三類是住院醫療護理,指為在承擔老年護理功能的定點醫療機構中住院的參保人員,提供住院醫療護理的服務。
九、長期護理保險的社區居家照護和養老機構照護有哪些服務內容?
對于社區居家照護和養老機構照護,規定了42項具體服務項目,分為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臨床護理兩類,如頭面部清潔梳理、沐浴、協助進食/水、排泄和失禁的護理、生活自理能力訓練、鼻飼、造口護理等。這些服務項目,失能老人需求多,又適宜在居家和養老機構開展,較為安全。
十、長期護理保險社區居家照護的支付標準是多少?
社區居家照護每周上門服務時間為:評估等級二級、三級的,服務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周;評估等級四級的,服務時間不超過5個小時/周;評估等級五級、六級的,服務時間不超過7個小時/周。
參保人員在評估有效期內發生的社區居家照護的服務費用,由長護險基金支付90%,個人自負10%。
十一、對于長期接受居家照護服務的重度失能老人是否有優惠政策?
為體現鼓勵居家養老的原則,對于評估等級為五級或六級接受居家照護服務的參保人員,連續接受居家照護服務1個月以上6個月(含)以下的,由其自主選擇,在規定的每周7小時服務時間的基礎上,每月增加1小時的服務時間,或者獲得40元現金補助;連續接受居家照護服務6個月以上的,由其自主選擇,在規定的每周7小時服務時間的基礎上,每月增加2小時的服務時間,或者獲得80元現金補助。
十二、長期護理保險養老機構照護的支付標準是多少?
評估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參保人員,可以享受養老機構照護。保基本類養老機構的準入條件,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市醫保中心按照規定,與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通過服務協議,約定養老機構照護服務的長護險支付標準。
對參保人員在評估有效期內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養老機構照護的服務費用,長護險基金的支付水平為85%。
十三、長期護理保險的住院醫療護理有哪些服務內容?支付標準是多少?
住院醫療護理的服務內容,參照職工醫保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和用藥范圍執行。住院醫療護理的收費標準,按照本市現行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匯編等的相關規定執行。
參保人員在住院醫療護理期間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費用,其待遇按照其本人所參加的本市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的相關規定執行。
上海哪所大學的法學院最強?
上海的法學院最強的大學是華東政法大學,華政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法學實力強于復旦、上交大、同濟等一眾985、211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
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看,一共144所學校參與了評估,100所學校上榜,就是獲得了C-。上海地區有11所學校上榜。最好的是華政,A,跟清北的排名一樣。其次是上交大,A-。復旦是B+,同濟和上海財經都是B。
華東政法大學
在法界,有個說法叫:五院四系。五院就是原先司法部屬院校: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四系就是老牌綜合性院校里的法律系,現在都是法學院了:北大法學院、人大法學院、武大法學院和吉大法學院。
國內現在最著名的政法大學有4所,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是最早的政法大學,中國政法是211大學。華東政法因為在上海,上海是金融中心、交通樞紐、對外貿易中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強勁的,所以華政發展非常好。
當然,華政的底子也是非常不錯。華政創建于1952年,是上海和上海周邊各高校的法律系、社會系等系組建而成的,包括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等。華政的校園也是原先圣約翰大學的舊址。圣約翰大學是上海最好的大學之一,南京大學又是號稱亞洲第一大學,所以華政的學術水平一開始就不錯。
現在華政有法學、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法學博士后流動站;一個國家重點學科:法律史。學校的王牌專業是法學,還有管理和經濟學。
復旦大學
雖然復旦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不好,但在上海灘,乃至全國,復旦的法學是非常頂級的。在法界,有個名詞,叫紅圈所,紅圈所基本就是中國最賺錢的律所和律師。我們可以看看紅圈所的合伙人來自于哪些學校,可以看到復旦排在第三位,就在北大和中國政法大學之后,比人大和華政還多。因此,復旦法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比華政的要高多了,在就業上,復旦的畢業生也是力壓華政一頭的。
剛才介紹華政的時候已經說了,華政一開始創建的班子,一部分來自于復旦。原先復旦的法律系還是很不錯的。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學校之前有過某專業,而且有一定名聲,那么這個專業在院系調整后被分拆掉的話,學校還是會想盡辦法來恢復的。
復旦大學的法學是1981年恢復的,1983年成系,2000年成學院。復旦從建系開始,就招研究生,現在有法學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有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在過去的時間里,復旦出過很多有全國影響力的法學家,現在為什么學科評估不行,我也有點疑惑,不知能不能有人來講講。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
上交大的法學專業開設非常晚,1992年才開設此專業,但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成績竟然比復旦還好,得了A-,讓人意外。不過說意外也不意外,因為上交大做事好像很有章法。像上交大搞的上海高級金融學院,2009年才成立,到現在10年時間,現在儼然可以跟清華的MAB、北大光華的MBA相比了。總體,上交大的上升速度很快,所以它的法學也是不太出乎意料。
上交大1992年開設法學專業,1996年才成系,1998年才有碩士授予權。2006年才有博士學位授予點。 2010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法學下所有的二級學科博士點。這個進展比復旦的要慢很多,為什么上交大的法學學科評估要好于復旦?我真的是不太明白,有知道的朋友嗎?
最后,聊一下凱原。上交大的法學院有個前綴,叫凱原法學院。凱原是一個人名,叫廖凱原。他是一個印尼籍的美國人,是個富豪,近年來,在國內很多大學捐款,北大有個廖凱原樓,清華、復旦和交大也都有。不過廖凱原出名不是因為他跟邵逸夫一樣,在各地建樓,他醉心于研究黃帝、時間、熵等東西,一看就是個民科,但由于他身份的特殊,他還到各大學去演講和上課,引起了網民的嘩然。
其他的法學院就不一一介紹了。法學這個專業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好的律師收入極高,但不好的法律畢業生找工作非常困難,所以,學校的名聲非常重要,盡量讀名校。
上海有哪些大的書館?
1.上海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在2018年4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是國家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和行業情報中心,現有建筑面積總計12.7萬平方米,館藏中外文獻5500余萬冊,館內擁有各類閱覽室、學術活動室、報告廳等空間。
2.浦東圖書館
浦東圖書館地處浦東新區前程路88號,在2018年4月被評估定級為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總建筑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累計總藏書量約為390萬冊,并設有超過3000個閱覽座位,同時還有1萬平方米可舉辦展覽及文化娛樂活動的空間。
3.青浦區圖書館
這是一個始建于1959年12月經過兩次搬遷的圖書館,2007年7月牽入夏陽湖浦陽閣,8月28日正式開設新館,201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而這座水上圖書館也是上海地區最具特色且環境優雅的圖書館。
4.上海嘉定圖書館
嘉定圖書館是采用一區兩館服務模式的圖書館,總館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藏書超過60萬冊,閱覽座位共981個,外觀方面沿襲江南書院風格,將古樸風韻和現代氣質進行了完美融合。
5.同濟大學圖書館
2021排名前十的理工類大學之一的同濟大學圖書館是建于1934年,后經過多年的搬遷和重建,1990年建成現在的圖書館,2006年建成嘉定校區圖書館,2016年成立德文圖書館,現在的圖書館由總館、滬北讀者服務部、嘉定校區圖書館、德文圖書館和同濟大學博物館共同組成。
6.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成立于1963年6月,2002年10月遷址至新校區圖文信息中心大樓,館舍面積近2萬平方米,設有采編部、讀者服務部、參考咨詢部和圖書館辦公室,擁有1423個閱覽座位。
7.上海財經大學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由分館和主館共同組成,主館位于上海市楊浦區武川路校區,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設有閱覽室座位2800個,而分館則位于虹口區中山北一路校區,總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150個閱覽座位。
8.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
這是國際圖聯成員館,圖書館始創于1896年,1919年建成獨立的圖書館大樓,1992年興建了包玉剛圖書館,2014年李政道圖書館還成為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新地標,形成了交通、機電、能源、信息、管理等學科領域的館藏文獻特色。
9.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
中國十大最好的師范大學之一的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是由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大學圖書館,始創于1951年10月,由閔行校區和中山北路校區共同組成,圖書館包含了古今中外各類印刷性和數字文獻,學科范圍涵蓋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等領域。
10.長寧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位于上海市天山路356號,總占地約16000平方米,是一個集圖書、展覽展示和教育培訓于一體,內部設計藏書50多萬冊,超過1000中中外報刊雜志,并設有1200個閱覽坐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