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曲園區公司注冊 煤能源板塊的股票有哪些?
作者:注冊公司 | 發布時間:2025-10-17煤能源板塊的股票有哪些?
煤炭清潔能源板塊: 科達潔能(600499) 安徽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28日,公司本著“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主要從事清潔煤氣化裝備及技術的研發與制造以及煤氣的生產和銷售 安徽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28日,公司本著“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主要從事清潔煤氣化裝備及技術的研發與制造以及煤氣的生產和銷售。
億利能源(600277) 主營業務:從事無機化學品、醫藥產品科技開發和生產、銷售;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業務;開采泥炭礦、腐植酸系列產品的研發與銷售。 煤氣化(000968) 山西隆輝煤氣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位于陽曲縣東黃水鎮工業園區,注冊資金2.4億元,現有職工710余人,主要產品有焦炭、煤氣、煤焦油、煤化工產品等。 長青集團(002616) 廣東長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主營業務為燃氣具及配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生物質發電業務。 國電清新(002573) 公司立足電力環保領域,力求以可持續的業績呵護自然環境,堅持自主研發與創新,推動環保事業發展。公司為燃煤電廠客戶提供包括開發、設計、建設(設備供貨、土建安裝)、調試運行、性能保證及技術培訓與支持在內的煙氣脫硫、脫硝設施總承包“交鑰匙”工程。公司擁有50MW、200MW、220MW、300MW、330MW、600MW及1000MW等幾十臺大中型燃煤機組煙氣脫硫項目業績,主要客戶包括大唐、中電投、華潤、華能等多家電力集團。 公司將開拓多行業、多領域的脫硫、脫硝及煙氣集成凈化建造業務。 中航地產(000043) 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4年公司改組為國內公眾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000043,簡稱 “中航地產”。公司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已發展成為集地產開發、物業經營與管理、酒店經營與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連續多年進入深圳百強企業榜。至2008年底,公司旗下控股和參股企業達25家,托管企業1家。
山西的省會城市是什么?
山西省的省會城市就是太原市,據史書記載太原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一座非常古老、非常有歷史價值的文化、旅游城市。在叫太原之前,還有很多名字,比如并州、晉陽、龍城,一直到宋朝的時候,才改成了“太原”這個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剛剛建立的太原,指的是太原府,并非山西首府,一直到1947年,才正式設立太原市,成為山西省的省會,在之前,山西省的省會是設在陽曲縣。
為什么太原的車牌是A?
山西省是按照省轄(地級)市成立時間早晚來排序的。不過,車牌號是1992年推出的,那時山西還有好多地區還沒有成立省轄市,因此,在省轄市排完后,各地區再按照地級行政區成立時間早晚接著排序。

1925年,民國開始在地方上推行“市”這一行政區劃單位,1927年,以附郭縣陽曲為基礎,設立太原市,屬山西省,這是山西第一個省轄市,因此太原的車牌是為A。
伏姓有多少人?
伏姓是中國常見姓氏之一,人口約有20萬,伏姓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主要分布地區有: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山西省安丘縣西南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地,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縣西北部一帶,今河南省清豐縣和河南省中部地區。
山西太原市柳巷在那?
位于太原市迎澤區的柳巷,是太原市目前最繁華的商業街區。柳巷商業街區東起五一路,西至解放路,南至開化寺街,北到府西街,該商業區不僅在太原市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觀光價值。
商圈的基本格局是“一軸、五區”,一軸就是南北貫通商業片區的柳巷商業街,四區就是鼓樓街以北,柳巷以西,以食品街為中心的飲食區、橋頭街以北,柳巷以東的銅鑼灣大型綜合商業體、橋頭街以南、柳巷以東的自然休閑游玩區一文瀛湖(兒童公園),還有就是鼓樓街和開化寺街中間的集中的小商品區,再就是迎澤大街以北,開化寺以南的酒店商務區,該區域內有五星級的“迎澤賓館”,有超高層辦公其寫字樓“盤古一號”。
一、宋代太原城市建設及其商貿活動
北宋初年,為平定北漢政權,完成全國統一,太祖、太宗兩朝數次討伐晉陽,歷時十余年之久。攻滅北漢后,宋太宗趙光義焚毀晉陽,“詔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墮其故城”。太平興國七年( 982 年) ,宋太宗命潘美在汾河以東的唐明鎮附近( 今羊市街) 修筑城墻,建設新城,從而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太原城的基礎。
太原在城址遷移之后迅速發展,商貿活動也繁榮起來。這一時期太原城商貿活動的繁榮,首先得益于北宋統治者實行的鼓勵商業貿易政策。宋太祖即位后,就下詔減寬商稅,發展商業,宋代城市中商業活動因而十分繁榮。太原作為宋朝北部邊境的重要城市,自然得風氣之先,商業獲得了進步和發展。
太原商貿中心的形成促進了商業的發展。這一時期,太原商貿集中在城市的南門(開遠門)地區,也就是今天大南門一帶。
宋代太原城市商貿活動在開遠門一帶的率先繁榮,是柳巷商業區形成的起步階段。柳巷此刻還處于太原城東門——朝曦門的附近,“乃是當時并州東門‘朝曦門’內北側的一條南、北向的小巷,因為種植有不少柳樹,取其名為‘柳巷’”。
二、明代太原商業的發展和商業區域的東擴
明代將太原作為九邊重鎮之一,所謂“京師之安危,常視山西之治亂”,明代統治者十分重視作為山西首府的太原城的建設。洪武三年( 1370年) ,朱元璋第三子朱棡受封晉王,駐守太原,統治山西。鑒于宋代太原城規制較小,在朱棡的授意下,永成侯謝成在洪武九年( 1376 年) 對太原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在宋代太原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東、南、北三面進行擴展,在太原城整修擴展的過程中,太原商業中心也開始從宋代的大南門一帶向東、北擴展,柳巷、鐘樓街一帶漸次成為商業區的中心,商貿活動開始活躍。
柳巷地位的提高與晉王府的選址密切相關。由于太原城西緊靠汾河,為了避免水患對王府造成的危害,晉王府選擇在遠離汾河且地勢較高的太原城東位置,緊靠宋代太原城東城墻興建。
靠近晉王府和諸行政衙署的柳巷、鐘樓街一帶近水樓臺先得月,迅速成為都市商區。這主要表現在為了滿足晉王府及周邊宗室府邸、行政機構和達官顯貴的日用開銷,必然要求王府周邊有大的商品集散和貿易場所,而當時的商貿中心在晉王府西南部的大南門一帶,與王府相距較遠。為此,晉王府在王府與大南門商業中心之間設置了一處專為達官貴人服務的商店,即晉府店( 今鐘樓街和羊市街的交界處) 。此舉將大南門一帶與柳巷一帶連為一體,將柳巷納入到大南門一帶商業活動的范圍中,商業的觸角開始向柳巷一帶延伸和擴展。
三、清代太原城市布局的變化和柳巷商業區的形成
清代原晉王府周邊多被征為軍事用地,促使行政衙署、居民建筑和商業、手工業活動向軍事用地的西南方,也就是柳巷一帶遷移。這樣太原城市的商業布局更加集中,從而加速了迎澤門一帶的商業區域與明代形成的柳巷、鐘樓街一帶的商業區域連為一體,東到當時的橋頭街,西到在宋代就已比較繁榮的柴市、麻市、羊市一帶,南到大南門、米市街一帶,北到當時縣前街,形成了以柳巷為中心的商業街區雛形。
清代中期是柳巷商業區最終形成時期。道光《陽曲縣志》卷二《輿地圖下》載,“
省垣民居比櫛,鋪業麟排,需用繁多,百工之事,終歲無休息時
”,又描述“(大鐘) 寺內及東西街貨列五都,商賈云集,踞街巷之勝”。當時的柳巷、鐘樓街一帶,商賈云集,形成了活牛市、羊市、米市、靴巷、帽兒巷等有專門商行分布的街巷。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經營有道的巨商,如乾隆年間陽曲縣的巨商王繩中,因經商迅速致富,曾將 100 萬兩白銀獻給皇帝,被稱為“百萬繩中”。
四、近代社會變革與柳巷商業區的發展

近代以來,柳巷商業區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第一,外地商賈大量涌入。隨著社會商品經濟的整體發展,區域經濟聯系也日益密切,作為太原城的商業區,柳巷迎來了大量外地商賈。這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天津商人黃厚甫開辦的華泰厚服裝店,天津樂仁堂藥店的太原分店,河北賈氏兄弟創辦的雙合成糕點店等。特別是 1907 年正太鐵路通車之后,太原交通條件獲得巨大改善,外地商賈紛至沓來。
第二,經營商品種類繁多。商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商品生產的繁榮。這一時期的柳巷商業區一改當年“所為皆日用尋常,無新奇精巧之技”的狀況,商業區內經營的商品種類十分豐富。區域內分布有宏順德、大隆祥、慶記等綢緞莊,大興茂、志成、福利生、慶華源、履華新、亨升久等鞋店,中華、中德、順天立等藥店,老香村、雙合成、六味齋等副食品店,福泰誠等珠寶店。這些商店經營的商品,品種齊全,質量上乘。其中,亨升久鞋店位于靴巷,光緒二十四年( 1898 年) 由壽陽人梁晉亨創辦,相傳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逃至太原時曾大量購買該店生產的“武備鞋”,并賜名“回京鞋”,亨升久由此生意大振。
第三,商業區功能日益齊備。這一時期,柳巷商業區的功能得到豐富,不再僅是單純從事商品交換和貿易的場所,增添了貨幣信貸、休閑娛樂等多方面的功能,餐飲服務業也大量出現。柳巷飯店、飯鋪較多,著名的如清和園、永壽亨、認一力、景勝園等,這些飯店以經營山西面食為主,成為太原市民休閑、會客的重要場所。由于山西票號的發展,近代金融業濫觴于此。柳巷商品經濟的繁榮刺激了以貨幣信貸、資金融通為主要業務的金融業的發展,各類當鋪、錢莊大量出現。1902 年,經岑春煊奏準,清政府在活牛市街設立晉泰官錢局,除辦理藩庫收支外,還辦理銀錢兌現,也辦理一些官商存貸業務。
參考文獻:
[1]蘇貴君. 城市綜合商業街聲景觀的初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
[2]康玉慶,宋儒.太原柳巷商業街區的形成與發展[J].太原大學學報,2013,14(02):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