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注冊公司 吳起鎮的歷史?
作者:營業執照代辦 | 發布時間:2025-10-17吳起鎮的歷史?
吳起鎮,位于延安西北部,傳說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起曾在此屯兵戍邊23年因而得名,歷史上一直是軍事重鎮。清代在此設立吳起鎮。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了這個陜北重鎮,標志著進入了陜甘革命根據地。
延安是什么時候取的名字?
延安,又稱膚施,夏,延安屬雍州。商,屬鬼方。西周時期,是北方少數民族犬戎和獫狁的領地。 春秋時期白翟族在延安地區居住。延安城始建于戰國,稱“高奴”。秦漢時屬上郡。楚漢相爭時翟王董翳以此為都。隋唐時延安設延州、丹州、敷州、坊州等。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 。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見于《隋書》。《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置總管府。開皇中,府廢統縣十一,戶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九。大業三年(607年),在膚施置延安郡。秦漢時,延安屬上郡(郡治膚施,今榆林市南)。秦昭王時期,秦在延安一帶置高奴縣,縣治在今延安城東尹家溝。這是延安筑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猶存。秦統一六國后,大將蒙恬統兵30萬北擊匈奴,后又監修長城和秦直道。
民國二年(1913年),延安屬榆林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道,各縣由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9月,延安南北各縣分屬國民政府陜西省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陜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洛川,初領洛川、甘泉、宜川、富縣、中部、宜君6縣,后領洛川、黃陵(1944年由中部縣改稱)3縣及黃龍設治局。延安原來也稱延安專區,延安地區,1996年12月,撤區設市。
吳起鎮啥時候亂改名吳旗鎮?

基于“吳旗縣”已更名為“吳起縣”的現實考慮本著有利于經濟建設、有利于社會發展,有利于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有利于保護地名文化遺產的原則,經吳旗鎮人民政府申請,省民政廳已于2006年9月18日(陜民發(2006)39號)文件批復,準予“吳旗鎮”更名為“吳起鎮”,原定行政區域不變。

吳起鎮古為邊陲要地,相傳因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吳起在此屯兵駐防,為紀念吳起大將的豐功偉績而得名。“吳起鎮”更因1935年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吳起鎮及著名的“切尾巴”戰役而聞名于世。1942年,設立吳旗縣時同時設立吳旗鎮
教師節啥時候?
教師節通常在每年的9月10日慶祝,這是為了表達對教師們的感激和敬意。教師是社會的靈魂,他們為培養下一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奉獻。這個節日是一個機會,讓學生和家長們向教師們表達感謝之情,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性。在這一天,學校和社區通常會組織各種慶祝活動,如頒獎典禮、演講和文藝表演,以表達對教師們的贊美和支持。教師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提醒我們要珍惜教育者的貢獻,并為他們的付出表示感激。
延安市一共多少個縣?
延安專區下轄總計12個縣。1956年,綏德專區撤銷以后,部分縣劃入了延安專區,延安專區下轄了14 個縣。到了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都更名為地區,延安專區更名為延安地區,至于區縣數量沒有變化。進入80年代以后,我國各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國很多省份下轄的地區,陸續改為了地級市。

1983年,咸陽市等地級市陸續設立。與此同時,延安地區下轄的宜君縣,劃入了銅川市管理。到了90年代,隨著延安地區的不斷發展,1996年,延安地區被撤銷,設立了延安地級市。進入21世紀以后,延安市的城區面積逐步擴大,人口總數逐步增加。后來,安塞縣被撤銷,更名為安塞區。隨著子長縣的發展,子長縣被更改為子長縣級市。






